close
【每天,對自己說一句好話】運動:32/365
有時候,我們面對孩子不適當或不配合我們的行為,第一反應通常是責備,然後不是威脅懲罰的恐嚇,就是製造內疚的哀兵政策。
有一次,兒子看見地上垂死的蝴蝶,出於好奇不明就裡地一腳踩上去。我驚呼一聲,不敢相信兒子會有這種不尊重生命的行為。當下我除了告誡外,言語中還表達『自己很難過兒子的舉動』。快5歲的兒子嘴裡抗拒地說:「我不喜歡蝴蝶!」然後逃離現場。我感覺得到兒子的罪咎感。
今早,因為昨晚被兒子作夢踢了一整晚,讓我沒精神送兒子去上學,於是爸爸接手我的工作。但是兒子堅持要讓媽媽送,爸爸沒轍,信口說:「都是你讓媽媽沒睡好!」兒子聽了更不願跟爸爸去上學。我再次感受到兒子的恐慌和罪疚。
我的體悟是,『怪罪』或『感情勒索』,都無法真正讓孩子明白自己的行為哪裡不適當,只會讓他認為自己很糟糕,甚至為了逃避這種感覺而更產生更抗拒的行為。
其實我可以嚴正但語氣平緩地跟兒子說:「如果是媽媽的做法,我不會故意去踩死蝴蝶,因為生命是很珍貴的。」
其實爸爸可以用商量的語氣跟兒子說:「因為媽媽昨晚沒睡好,我們讓媽媽休息。今天爸爸送你去上學,明天再讓媽媽送你去。」
引導孩子,需要用心留意自己對孩子傳遞了什麼態度和言語。
我感謝兒子讓我獲得那麼多生活體悟。
關於扮演父母,我越來越有心得。
我喜歡自己是個一直進步中的媽媽。
文章標籤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